close

生活好習慣-長假生活

 

症狀一:睡懶覺、看電視

  孩子看電視、打電動娛樂,天天睡到中午才起床,白天已過了一大半,起居作息一亂,連帶著吃飯、學習等節奏都亂了套。

 

配方:制定生活計劃表

  「如何保持規律作息」是放長假最難的關卡,讓孩子在白板寫上一週計畫表,安排週一到週五每天的日程有哪些要完成的事,週末則可以輕鬆一點、不用那麼按表操課。專家認為長假是讓孩子「學習自我管理」的最佳時機,父母不妨學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規劃,但要將該遵守的規則先法三章,像是要求孩子利用上午起床後、精神較集中3小時內來寫業,可鼓勵孩子在假期前1/3就劉乍業完成,後面2/3的假期時間就可以玩得盡興。

 

安排假期計畫TIPS

學會換位思考,家長試著「站在孩子的立場」去看待假期的活動安排。

讓孩子主導計畫,提高孩子的參與度,能訓練孩子對自己負責。

•計畫內要融入娛樂、休閒、學習等多重元素。

 

症狀二:吃零食

  孩子放假在家,各種零食隨手可得,吃多了零食,會影響正餐的進食狀況,且若是多吃、少動,也容易產生胖問題

 

配方:規劃飲食方案建立飲食教育

  父母應和孩子討論出合理的飲食方案,此外,長假也是在家中進行「飲食教育」的最佳時機,親子一起買菜、下廚,都能讓孩子認識食物、了解均衡攝取營養的重要。營養師則提醒用「平常心」面對節,不要讓親戚長輩寵壞孩子,飲食不宜放縱過量,可用「飲食日誌」讓孩子記錄每天吃狗東西,措配「腰圍身高比(註)」測量來評估體重是否過重

註:「腰圍身高比」計算方式為腰寬(cm)除以身高(cm),若數字超過0.5有過重之。(董氏基金會提供)

 ★飲食&運動日記

 

飲食紀錄
早餐   □家裡做的
□外面買的
午餐   □家裡做的
□外面買的
晚餐   □家裡做的
□外面買的
其他   □家裡做的
□外面買的
運動紀錄
做了    運動,花了  分鐘
做了    運動,花了  分鐘
做了    運動,花了  分鐘

★今天的飲食&運動

  要加油 非常好
睡足8小時 □沒有 □有
吃早餐 □沒有 □有
含糖飲料 □有吃 □沒有吃
零食 □有吃 □沒有吃
天天五蔬果 □沒有 □有
運動 □沒有 □有
看電視打電動少於兩個小時 □沒有 □有
□沒有 □有

★明天的目標

飲食目標    
運動目標    

 

 

 

症狀三:宅在家不學習

  孩子看太多電視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活動量不足,老是窩在家裡,人會變得懶散,也容易導致學習成效不彰。

 

配方:安排戶外活動、培養興趣

  營養師表示,根據董氏基金會之前針對國小學童做的調查,發現維持靜態時間越長的小孩,垃圾食物吃得越多,提醒父母應多帶孩子出去走動。建議不妨利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這段時間從事戶外活動、多曬曬太陽,讓孩子先透過大量的體活動把電力放光,再進行比較靜態的閱讀,孩子更能專注、學習才有效率。也可以藉此機會讓孩子養成運動習慣、調整體能狀態

  此外,長假期間少了學校課業考試壓力,正是「開發孩子興趣」的最佳時機,可以和孩子討論他想要利用這段時間學些什麼,若是孩子缺乏主動性,就要由父母適時引導、提供孩子更多資訊,不妨多帶孩子到書店、博物館、科技館、動物園等地方,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。

 

小叮嚀

長假疾病不上身

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科部專任主治醫師表示,長假出外旅遊的機會多比較容易會有傳染疾病,應盡量避免選擇人潮聚集的密閉空間。春節前後也是流峰期,顏瓊輩建議年前兩週可先接種疫苗。此外,孩子們放寒假在家,長往往對孩子的飲食、作息放寬了許多,但日夜顛倒、睡眠不足會造成免疫力下降,也會容易遭病毒攻擊引發疾病,也需注意。

 

引用至《自由時報_週末生活版》,104.02.0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T 的頭像
    ET

    漫步歷史洪流

    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