願意去從臺灣人角度去思考的中國人
再一次偶然裡,看見某位中國人在Youtube上所發表的一篇發言,發覺他能體諒臺灣人的心,這真的是很難能可貴。多數的中國人不管怎麼對他說類似的話,他們依舊活在自己的世界聽不進去,還要反而怪臺灣人。在他發布這篇以後,下面還是一堆中國人無法理解,好像是無法以同理心去看待臺灣意識。如果所有中國人都能像這位,那對臺灣而言是件莫大的好事。
以下是他在Youtube上所發表的發言:
我有認識的臺灣人,並強調一下,她是臺灣主體意識比較重的人,換句話說,就是國內狂民們經常講的「台獨、綠營」人士。
我曾和她溝通過「當代臺灣人為什麼不認同自身份」的問題,她也有說過和臺灣的日治時代有關系,大約是臺灣早期的中高級的社會階層,比如醫生之類,因為受過高等教育而親日,但反過來這些有地位的人也會影響整個臺灣社會, 所以你所講的這個原因,只是其中之一,但不代表全部真相。
那我來補充一下其它因素吧:
一,拋開政治因素的兩岸情感
在和這位臺灣女生更多聊天之後,實際上我發現如果拋開政治層面,她實際上並不是討厭中國、或是討厭中國人,當然這是有前提的:1.因為她經常看大陸的知乎,所以常能看到中國線民用「武統臺灣」「留島不留人」之類的話,會讓她感到很恐懼 ,她會認為全中國人都是這樣,因為受過普世價值的臺灣人會認為,「留島不留人」是一種恐嚇,相當於「你把錢交出來不然我就撕票」這種犯罪行為。 這個涉及到一個價值觀,那就是:我不贊同你意見但我尊重你說話權利,當你站在臺灣人的角度去思考,他們自然不理解周子瑜拿著國旗為什麼還要道歉? 一、尊重他人的思想不是應該的嗎? 為什麼要道歉?2.周子瑜拿的是青天旗啊,不是說青天旗也是中國嗎? 為什麼會被罵台獨? 所以,臺灣人是普遍無法中國這些愛國腦殘的思考方式,這是讓臺灣人不喜歡中國的首要因素。
二,帶有政治的兩岸情感。
臺灣人普遍討厭中共,或者說,如果中共倒臺,我相信反而會有臺灣人會考慮統一問題,這不僅僅是當年反共教育問題,事實中國當年的恐怖統治的確存在,比如,據臺灣社會的資料調查,臺灣社會普遍中國人身份認可大轉折是在「千島湖事件」之後 ,幾乎有大量臺灣人不在對中共抱有希望。 再有,YOUTUBE上中國外交官對臺灣官員的喝叱,也讓很多臺灣人認為中國政府的蠻恨無理,從臺灣人看來,政治是政治,組織是組織,二者本應不相干,臺灣各種國際組織是關利臺灣民眾切身利益的, 而中國為了所謂一個中國而犧牲臺灣百姓生活利益,然後你人民再高呼「留島不留人」,更會讓臺灣人認為,中國只在乎島,跟本不會在乎臺灣人民福祉。 臺灣人認為: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,而不是舉著儒家「大一統」的政治報負而犧牲人民當下利益。 「政府是為人民服務」你能說臺灣人的觀點有問題嗎?
所以,和那位臺灣人交流之後,事實上讓更清楚:臺灣人討厭中國的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歷史,而是中國政府對台的強硬上、不讓他們加入各種非政府組織上,這讓臺灣人覺得你這個政權不是一個為民著想的政權,還沒和你統一你就這樣子, 誰敢奢望和你統一後他們會過得更有尊嚴? 不會!
三,兩德為什麼能統一? 除了共產主義本身的失敗,也和他們在分裂時,外交上相互尊重有關,一個民族真要有感情,任何外部勢力都阻止不了的,這是常識,非要因為意識形態問題,把同一個民族的感情搞成這樣,這能全怪臺灣嗎? 如果中共是一個人的話,那只能說你沒有人格魅力,做人失敗。 那假設一下,如果兩岸能學學德國當年,我相信,就算中共沒有倒臺,今天臺灣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是願意統一的。
這種失敗同樣也適用于香港,至少在九七年以前,香港認可中國人身份也同樣是主流,臺灣在千島湖事件以前,認同中國的也是主流,這足以證明兩岸三地的民族情感是存在的。 如果說台獨在日治時代就存在了,那麼「港獨」在九七年之前是根本不存在的,你能把臺灣和香港今天的社會主流意識全怪於是「某些勢力作梗」嗎?
總結:臺灣是多元化社會,不會有中國的「大漢主義」思想,不會容忍某一個政治領袖為了實現」大一統「的個人報負而犧牲民權,在他們看來這與古代皇權沒區別。 而從我們的角度,想恢復漢唐的威嚴,用武力恐嚇根本行不通,唐代強大不是因為他到處打別人,而是因為他價值觀吸引人,而中共除了」有錢就是實力「這種價值觀得到部分臺灣人認可之外,社會主義價值觀塗在街頭牆上有人理嗎?
建議:臺灣是一個尊重多元思想的社會,只要你思想不要極端,甚至願意去從臺灣人角度去思考問題,做朋友是很容易的。 當每個臺灣人都有一個大陸朋友,統一不是水道渠成的事嗎?
不要總是把糟糕結果的原因往別人頭上推,在我看來,像周子瑜這樣的人,才是真正的愛國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