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綠竹筍知識+
綠竹筍與其他竹筍不同之處在於其出土時會先向下,然後再向上生長,因而筍身會彎曲成牛角形,基部寬大、筍肉肥厚。竹筍一旦冒出地面、受到陽光照射,便會產生「紫杉氰醣苷」(Taxiphyllin),即苦味來源,所以身形長而直或筍殼帶有綠色,吃起來易有苦味。
好吃的綠竹筍選購原則
綠竹筍最美味的季節是5到6月,尤其下過雨的隔天,或是清晨剛採收的綠竹筍最是美味好吃。採購綠竹筍的時間,建議最好是早上到市集購買,因為離土越久,綠竹筍的「紫杉氰醣苷」就越來越多,漸漸產生苦味,纖維老化,甜度及口感都受影響。
根據台灣農委會資料,選購「白」、「彎」、「短」、「肥」、外觀彎曲如「牛角」,用手掂有沈重感,大約在300到400公克左右口感為最佳;筍尖非青綠色,外表顏色均勻,略帶金黃色者;筍基纖維細嫩無纖維化現象,新鮮現採即為上筍。
全站熱搜